内在的真实“美”反映在外在美上。这是西方工业标准化的具体表现。这句话其实也正是说明了国际上的一些CIS系统的精妙处用到中国企业上就面目全非的奇怪现象。同时CI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是一种长期投资的过程。因为人们眼里所看见的东东,其中任何一点一滴的变化和外形都足以影响一个企业或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它必须通过整体传达系统,使企业的抽象的经营理念借既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符号和具体可见的外观形象传达。而外在的美同时也影响着产品内在美的诉求。
对于CIS中的VI,是CI的静态识别符号,是对企业形象具体化、视觉化的直观传达形式,服务业中,企业的经营理念、方针、内容以及劳务特性,文化等都不是孤芳自赏,摆摆谱的。在中国未导入正规的CIS系统时,一般的企业在VI上的规划往往只表现在VI的基本系统上,如标志设计、吉祥物、图标等较为简单的统一符号上。以供公共识别和认同。通常人们接受的信息83%是通过企业的VI来传递的。他们对于真正的VI设计缺乏一个统一与象征性。
VI的系统设计符号,大到可以是外观建筑,小到建筑里一根小螺帽、火柴盒等等。
随着世界经济已经进入靠形象赢得市场的年代,美国、日本、德、英、法等国家,早已把形象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最宝贵的资源。而且尤其强调系统、规划的企业管理;而日本的CIS,其战略精髓为注重企业形象的一致性与整体性,企业的经营者可以变,但企业宗旨永不变,即日本家庭模式的组织体制,求精、求团结、而且善于用人。在美国,导入的CIS注重效率、创造力、责任心、注重从视觉系统入手,强调色彩、图案的完全同意。我们比较一下以美国为代表的硅谷经济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家族式经济下的CIS系统。
转身看中国的企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企业也纷纷导入了CIS系统,但却走入了四个误区:1、重规划、轻调查;2、重形式、轻内容;3、重设计、轻实施;4、重眼前、轻长远,致使中国企业的CIS的领导决策层缺乏积极的态度,缺乏深入知识的了解以及CIS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营销战略如何调整?品牌整合传播如何演进与提升?营销渠道如何构架?这些与CIS息息相关的问题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解决的。有句名言是:哲学家在人群中播撒遍地的龙种,可收获的全是跳蚤。中国企业应该找寻CIS的专业队伍,认真分析本土经济的市场状况,制定一套真正属于中国的东方CIS系统已经破在眉睫!。
燕清创意—CIS
联系方式:Contact Inf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桥东北角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303
电话:010—59799720 51206940
网址:http://www.yanqingidea.com
E—mail:mimumimu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