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品牌铺天盖地的世界里。在美国,一个65岁的消费者在其一生中,平均会接触200万个电视商业广告。这相当于在6年中,每天花整整8小时一直看广告。这听上去真让人沮丧。难怪多年以来电视商业广告的有效性一直在减弱。
为了应付品牌泛滥化的信息,我们的大脑已经形成了一个高度发达的过滤器,它让我们对产品推销感到警觉。LOGO成了过滤器的警示灯。每当看到LOGO,大脑马上会怀疑自己是否已成为广告商的猎物。因此,在没有LOGO出现的情况下,大脑会放松警惕。
iPod的成功,在于苹果公司建立了一个“可粉碎品牌营销”。这个称谓和1915年经典可口可乐瓶子的设计有关,简单地说是,即便可口可乐的瓶子碎成了碎片,人们还是可以从每一块碎片上辨认出其身份,即使完全没看到它的LOGO。
那是大约100年前的事情了。但是,今天仍旧有很多品牌都忘记了,品牌的力量并不局限于LOGO。
让我们回到文章的开始。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耐克的品牌形象超越了阿迪达斯。2006年,阿迪达斯成功地在世界杯上打了翻身仗。
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运气的例子。从这一年开始,阿迪达斯向“可粉碎品牌营销”转型。2006年对于阿迪达斯而言是标志性的一年。阿迪达斯为世界杯研发了专门的足球产品——据说它是世界上最接近完美球体的足球,使用了少见的缠绕形构造。也就是说,阿迪达斯完全把焦点从LOGO上移开了。为什么要纠结于足球上仅有两平方厘米大小的LOGO呢?大多数情况下,摄像机镜头不可能精准地捕捉到这一块小得可怜的区域。
燕清创意—品牌营销
联系方式:Contact Inf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桥东北角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303
电话:010—59799720 51206940
网址:http://www.yanqingidea.com
E—mail:mimumimuu@126.com